资讯中心

观知天下 — — 值得信赖的政企第三方服务机构
“观”政务“知”公开(第六期)| 助企纾困
发布时间:2022-11-30 16:47:00        阅读次数:

点击下方红色字体查看官方发布 ⇩

“观”政务“知”公开(第六期)| 助企纾困

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的主体,是保就业的主力军,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助企纾困为企业爬坡助力,对于稳就业、保民生、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包括实施组合式税收优惠、提高稳岗返还标准、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减免物业房租等关于稳经济稳增长的各项决策部署,实现了经济平稳开局。“让政策速享尽享”,就是要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实落地的时效和力度,让广大企业更好地享受政策的“及时雨”;“该免的免到位、应减的减到位、能缓的缓到位”,就是要充分结合地方实际,把上级助企纾困政策用好用足,让企业最大程度享受政策“大礼包”。

助企纾困一揽子政策措施公开的情况怎么样?各类企业在获取助企纾困相应政策时的渠道是否便利?政策宣传效果如何?针对这些问题,观知天下研究组整理收纳了部分地区好的做法,选登如下。

一、政策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22〕8号)要求,加大受疫情影响重的餐饮、住宿、零售、文化、旅游、客运等行业帮扶政策的公开力度,促进稳就业和消费恢复。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国办发〔2022〕9号))中指出,围绕保市场主体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深入落实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退税降费政策。推动金融系统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等多种措施,向实体经济让利。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管理,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支持,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延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实施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清理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

《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22〕12号)中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区实际,下更大力气抓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贯彻落实,同时靠前发力、适当加力,推动《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确保及时落实到位,尽早对稳住经济和助企纾困等产生更大政策效应。

二、优秀案例

(一)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助企纾困专题信息公开,包含了聚焦、相关政策、办事服务、政策公开讲四大模块。相关政策模块除了汇总了国家及省市政策文件(含解读),还包含了市直部门文件,区级文件及解读。办事服务模块一键外链助企纾困服务专栏、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专栏、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公开讲模块展示了各类政策的官方视频解读,包括《中小微企业快速重整工作办法》《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要点》等重要政策的解读。 

(二)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人民政府的“一网通办”助企纾困服务专区中,知助企政策模块中加入助企项目申报,按月汇总展示了各类补助项目,一键即可立即申报;另外还加入了助企特色专区,链接了金山企业服务云、长宁产业扶持资金申报等重要平台。享助企服务模块集聚了各类办事服务,还开设了营商环境专区。交流互动模块提供了意见和建议投诉反馈渠道,还可以填写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的调查问卷,参与办事评价互动。

(三)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共建了扎实稳住经济 一揽子政策措施专题,设置了四川行动,政策措施、实施细则,政策解读三大模块,另外还链接到了中央部署。政策措施模块中设立四川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栏目,按照发布地区分类,包括税收支持,降低经营成本,交通、物流支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支持,财政支持,金融支持,助企纾困,多元解纷,司法为民,知识产权保护10个方面的政策汇编。政策解读模块解读形式丰富多样,不仅有文字解读,还有更为直观的图片、视频解读。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1.促进助企纾困政策落地生效得先破“知晓关”。各地市及各县(区)人民政府应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政策实施精准度。滚动迭代助企纾困政策体系,系统梳理政策“资源要素池”和精准配套“企业服务包”,构建精准主动的企业服务体系和政策精准直达的企业服务机制。

2.促进助企纾困政策落地生效需再破“办理关”。积极推广智能申报,拓展丰富新技术应用,提升政策审批效率。各地市及各县(区)人民政府应优化办事服务,设计个性化办事指南和办理流程图,开发跨平台、跨系统的身份核验、精简申报材料等相关功能,助力提升助企纾困政策精细化水平。

3.促进助企纾困政策落地生效要再破“见效关”。依托政策兑付平台和大数据共享,进一步推进惠企资金补助办理提速,在确保符合规范的情况下,尽可能压缩精减程序流程,探索推行承诺办理、容缺办理等方式,努力确保政策效用水平。鼓励各地市及各县(区)人民政府立足创新实践,丰富营商环境案例素材,做好实践成果转化。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在此,随时随地联系我们。

公司邮箱

  • 邮箱:180272808@qq.com
  • 传真:0551-68999744

公司地址

  • 合肥市高新区黄山路与科学大道交口
    信达银信广场B座3F

联系电话

  • 座机:0551-68999744
  • 手机:15905511987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观知天下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