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观知天下 — — 值得信赖的政企第三方服务机构
研究报告(第十期)| 优化政务环境专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17 12:00:00        阅读次数:

点击下方红色字体查看官方发布 ⇩

研究报告(第十期)| 优化政务环境专题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政务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体现着政府部门为经营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整体能力和水平,优化政务环境对优化营商环境具有带动和保障作用。

近年来,安徽省多措并举不断优化政务环境,但与先发地区相比仍有不足,弘毅研究院从已有实践和存在问题出发,结合浙江、广东先行先试经验,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安徽省优化政务环境提供有益参考。

一、安徽省优化政务环境的具体实践

(一)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不断优化政策环境

建立营商环境创优提升工作政策体系。安徽省连续多年出台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及相关政策文件,逐步建立营商环境创优提升政策体系。2024年2月18日,安徽省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4版)》,共出台18个领域100条提升举措,针对企业反映较多、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问题提出相应工作举措。数字赋能政策兑现环节压减。2022年以来,安徽省财政厅协同省经信厅等部门,以“皖企通”端口作为入口,建立“免申即享”平台,打通涉企系统,预算 管理一体化系统与“皖企通”,以及全省16个市及省经信厅、发改委、科技厅等主管部门20多套系统之间的数据通道,将“企业申请、部门受理、部门审核、预警比对、财政复核、部门兑现”6个政策兑现环节优化为“意愿确认、部门兑现”最多2个环节,实现数据多跑腿,企业少跑腿、不跑腿。

(二)统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实现“全省通办”。2023年8月,安徽全省各级政务服务窗口开始全面推广“全省通办”系统应用,实现“一号申请”、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建立长三角政务地图,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安徽省深入推进地图办事模式,整合线上线下办事渠道、服务事项、政务数据等资源,用户可以通过“皖事通”手机App等渠道进入服务地图,根据位置或所办理事项快速查询附近的服务场所,自主选择手机办理、网上办理、窗口办理或自助办理等方式,明晰“去哪办”“怎么办”,截至2023年9月,已推出文化教育、卫生健康、公安等类主题地图,关联全省各级各类场所达6.9万个,访问量约1.8亿人次。

(三)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提高企业办事便利度

明确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事项清单。2024年4月2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网发布《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方案的通知》,围绕企业准入准营、经营发展及注销退出全生命周期明确了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信用修复“一件事”及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等12个事项,并明确责任部门,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企业获得感。多渠道督促企业全生命周期诉求办理。建立12345热线“营商环境监督分线”及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等企业诉求反映渠道,收集企业诉求,将问题办结率、企业满意度纳入各地年度、季度营商环境考核,督促各地、各责任单位有效化解企业全生命周期所遇到的难题。

(四)推进政务“五公开”,打造阳光透明政务环境

常态化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和服务公开、执行和结果公开。安徽省人民政府官网政务公开模块常态化设置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五方面的内容,动态更新具体内容。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制定基层政务公开事项梳理指南、编制试点领域指引,加强政务公开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开展全省基层政务公开提升行动,选取12家单位开展试点,总结推广工作经验和创新做法,推动构建全省“五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体系。

二、安徽省优化政务环境的问题所在

一是信息化建设和数据共享不足。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尚未完全打破,“高效办成一件事”有待进一步拓展。二是政务服务仍有增值空间。与已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浙江等地对比,目前安徽省为企服务衍生服务不多,中介服务、法律服务、数据服务等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不足。三是政务环境区域发展不平衡。省内先发地市政务服务环境明显好于其他地市,市级政务服务大厅服务质量明显好于县级,部分社区、乡镇便民服务站仍存在服务事项缺失等情况。

三、浙江、广东优化政务环境的先行先试

(一)浙江省:实施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构建为企服务新生态

20234月,浙江提出“全面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紧扣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加快从便捷服务到增值服务的全面升级”。7月,浙江印发《关于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在衢州、杭州等7个地方开展试点。以杭州市为例,实施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具体做法包括:组建一站式线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打造2+N”增值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惠企政策、人才服务、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等增值服务。打造“移动办事大厅”“移动审批车”等流动审批窗口,实现审批服务进园区、入厂区。优化“浙里办”APP服务功能,建设“启航工作室”,在企业取名、建设规划、产业导向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个性化靠前服务。启用“审点芯”数治政务员,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企业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开发建设杭州市政务服务管理监测系统,以通办、智办、快办、好办、易办、智治6个维度,对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管理监测,推动全市政务服务和招标投标统筹决策、一体部署、全周期管理,全面提升增值式政务服务绩效水平

(二)广东省:建设政务服务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2024年初,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启动政务服务网重要迭代和优化升级,在全国率先将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实战应用到政务服务平台,基于清华大学ChatGLM大模型开发上线政务AI智慧服务模型,通过智慧搜索和AI智能问答等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政务领域专业人工智能大模型,将传统服务事项的查找和申办环节,全部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实现办理,彻底解决了各地政务服务平台长期普遍存在的效率瓶颈、搜索精度、交互体验、人文关怀等问题,实现“政务服务像网购一样方便”。上线2个月,为企业群众提供搜索、问答服务累计超过40万次,日均服务6250次,用户的服务诉求识别率提升到95%以上,搜索引擎命中率提升到99%以上。

四、优化政务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根据企业需求实际,围绕金融服务、法律服务及数据服务等方面,建立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增值服务载体,同时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推进政务服务质效不断提升。依托政务服务网持续整合政务资源,简化办事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证明材料,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扩面升级,降低企业群众办事成本。

(二)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围绕决策公开、管理和服务公开、执行和结果公开等方面制定优化政务公开清单,明确公开内容、方式和时限,确保政务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地向社会公开。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在线查询、咨询、投诉等服务功能,方便群众获取政务信息。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考核机制,对公开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的情况进行问责。

(三)建立政务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参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指标等分析工具,围绕涉企政策、政商关系、服务供给及透明度等方面建立健全政务环境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地政务环境建设工作开展季度、年度考核,推动各地政务环境建设争先创优,促进全省政务环境不断优化。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布局,推进更多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和移动办理。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完善政务信息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实现政务数据共享共用。

(五)鼓励社会参与创新。引导和支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政务环境优化创新,建立健全政务环境优化创新激励机制,为创新项目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与企业、高校、社会组织等合作交流,共同探索政务服务创新的新模式、新路径。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在此,随时随地联系我们。

公司邮箱

  • 邮箱:180272808@qq.com
  • 传真:0551-68999744

公司地址

  • 合肥市高新区黄山路与科学大道交口
    信达银信广场B座3F

联系电话

  • 座机:0551-68999744
  • 手机:15905511987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观知天下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