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观知天下 — — 值得信赖的政企第三方服务机构
研究报告(第十一期)| 皖北民营经济发展难题及破解建议
发布时间:2024-06-11 15:30:00        阅读次数:

点击下方红色字体查看官方发布 ⇩

研究报告(第十一期)| 皖北民营经济发展难题及破解建议

省委、省政府作出聚力发展皖北四大重点产业集群的重要部署,如何激发民营企业参与四大重点产业集群积极性、推动形成更大产业攻势,将是当前及“十五五”时期推动皖北振兴的重要突破口。为进一步了解皖北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我院赴皖北6市开展实地调研座谈,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皖北民营企业发展存在“两少两弱”现象

(一)市场经营主体少,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作用不显。皖北地区受长期农耕文化、淮河水灾等历史因素影响,人口多、家底薄、受教育程度低,存在“打工赚钱就行”“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心态,创业意愿相对薄弱,创业氛围相对淡化,导致市场经营主体也就是“老板”不多。2023年,皖北地区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分别为75.3万户、230.7万户,分别占全省的33.9%、41.9%。按照平均每6.5个浙江人就有1个老板计算(常住人口与市场经营主体之比),我省是7.6个人,皖北地区则是8.3个人。以阜阳市为例,常年外出人口350万人左右,常住人口与市场经营主体之比是皖北地区最高的9.5:1,培育市场经营主体、吸引人才返乡创业还有较大空间。

(二)头部企业少,产业生态建设不足。皖北地区缺乏市场竞争力强、辐射面广的头部民营企业,由此也造成皖北地区产业协同网络缺失,企业发展更多依靠自己“单打独斗”。2023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中我省有7家企业入选,皖北地区无一家企业入围。相对于苏北地区始终保持5—6家企业入选的规模,以及同为农产品主产区的河南省漯河市有双汇这样的“巨无霸”,皖北部分民营企业家只愿做“跟随者”,不愿做“领跑者”。淮北某年产值20亿元的绿色食品制造企业曾入围该领域全国十大影响力品牌,但负责人直言“没有兴趣冲刺百亿企业,成本上去了风险还大”。

(三)科创能力弱,产业创新推动力不强。皖北地区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农副产品加工、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链中前端,低附加值行业占比大,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较低,自主开发能力较弱,2023年皖北6市研发投入累计不足全省的20%。调研中发现超过90%的皖北民营企业研发经费来源单一、多为自有资金,企业资金链承压风险极大,更倾向于“引进消化吸收”,对最后一环节的“再创新”多是保持观望。皖北地区面向民营企业的技术服务平台和孵化器数量少、质量参差不齐、区域分布不均,截止2023年底,皖北6市拥有省新型研发机构16家、仅占全省12.3%,省级及以上众创空间93家、仅占全省26.5%,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57家、仅占全省18.7%。

(四)内部管理弱,企业发展根基不稳。皖北的民营企业多由家庭作坊起家,家族管理模式根深蒂固,企业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高度统一,部分企业负责人对资本运作、风险投资等现代经济手段既不熟悉也不愿意学习,限制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调研中发现,70%以上企业负责人为“创一代”或“创二代”,聘请职业经理人的企业屈指可数,产权清晰、决策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尚未全覆盖。调研中还发现,皖北部分民营企业家缺乏战略眼光,调研的企业中无一家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营销中心,超3成企业负责人没有走出过国门。截至2023年底,蚌埠、淮北和淮南分别有4、2、1家民营上市公司,宿州、阜阳和亳州均无民营上市公司。

二、有关建议

(一)强化政策引导,厚植创新创业理念。学习借鉴广东、浙江等先发地区做法,把对创新创业生态的培育作为一项长期坚持并不断更新的工程延续执行,提振市场经营主体发展信心。面向皖北地区本土企业家尤其是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开展系统性、针对性、持续性培训,引导他们拓宽战略思维,勇于创造新产品、开辟新赛道。建立皖北民营企业家优才库,借鉴温州经验,探索选派皖北新生代企业家到政府部门担任“亲清政商专员”挂职锻炼,密切政商之间沟通联系。完善优秀人才回乡发展政策,鼓励在外打工年轻人“抱团”共同就业,待掌握一定的技术、产品、市场后回乡创业,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二)构筑产业生态,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以皖北四大重点产业集群建设为引领,全面梳理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产业链高端提升和短板突破的目标方向,每季度向皖北民营企业定向发布重点项目合作、关键技术攻关、大宗物资采购等供需目录,提高本地供应链配套率,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启动实施皖北“千团万企”市场开拓行动,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加国际性、全国性展会,通过产业链招商、商事洽谈、资源对接、联谊活动等多种方式开拓各类市场,推出一批“皖货行天下”“皖北农品”等标志性产品。强化数字化运用,搭建皖北地区“一站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重点为民营企业提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标准规范等一揽子服务和解决方案,打通各产业链堵点卡点,推广前沿产品应用场景,支持企业规模化经营。

(三)优化创新供给,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坚持创新不问出身,支持皖北地区龙头民营企业聚焦工业“四基”等产业链“断点卡点”短板,深度参与“揭榜挂帅”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拥有一批“杀手锏”产品,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支持皖北民营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科研机构、行业龙头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联合研发平台,鼓励引导向上下游中小企业开放共享。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向皖北地区倾斜的制度机制,支持省内重大创新成果在皖北地区转化。支持皖北地区政府与省属高校共同设立产业引导资金,系统开展可产业化的最前沿技术研究。探索定期开展高校“皖北周”科技需求对接活动,推进人才、科技在校地之间双向流动。

(四)导入现代管理,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鼓励、倡导皖北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破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逐步推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经营模式,推进企业治理机制现代化。加大皖北本土企业上市支持力度,建立完善“重前期、全覆盖”的企业上市全过程政策支撑体系,对重点企业安排“一对一”联系指导。完善企业家正向激励机制,坚决打击网络上否定、质疑、诋毁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错误网络言论,重点寻找经济潮涌前沿的皖北徽商新榜样,对优秀民营企业家先进事迹、突出贡献进行宣传报道和荣誉激励。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在此,随时随地联系我们。

公司邮箱

  • 邮箱:180272808@qq.com
  • 传真:0551-68999744

公司地址

  • 合肥市高新区黄山路与科学大道交口
    信达银信广场B座3F

联系电话

  • 座机:0551-68999744
  • 手机:15905511987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观知天下官方微信